有些朋友问我,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什么有的按照谥号来称呼,比如汉武帝隋文帝等等。
有的按照庙号来称呼,比如唐太宗宋太祖等等,有的则按照年号来称呼,比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等。
这种不同的称谓感觉有点混乱,难道古代就没有什么统一的规矩吗?
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规矩的。不过在说回去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庙号世号和年号,这三号的由来庙号起源于商朝,它是三号之中。
最早出现的是指君主死后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庙号具有独占性,只有君主才享有庙豪,然后出现的是谥号。
谥号形存于西周时期,是帝王诸侯或者大臣死后,根据其生前的事迹以及品德给予的一个平定性的称号。
谥号和庙号不一样,它并非是君主所独有的年号出现的。
最晚它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式,说白了就是一种官方的日历。
纪年方式首创于汉武帝,并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直到了三号的由来大体也就能明白君主称呼的规矩了。
商朝时候只有庙号。所以商朝的王在去世以后,就用庙号来称呼,比如商高祖唐商太宗太贾等等。
到了西周,他并没有沿用商朝的庙号制度,而是创造性的发明了谥号。
所以周朝的王就用谥号来称呼,比如周武王周幽王等等。
秦朝比较特殊,秦始皇在灭六国一统天下以后,将庙号和谥号一并给废除了。
因为他认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而庙号和谥号都是在皇帝死后由后继君主或者臣子给定的这种子奕父臣意君的行为是对皇帝权威的一种亵渎。
于是秦始皇就以自己为始皇帝第二代皇帝成为二世,三代,成为三世,这样永世传承下去。
只可惜秦始皇的理想很美好,秦朝却是二世就亡了。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重新恢复了庙号和石号的使用,只不过两汉对赋予皇帝庙号还是比较谨慎和苛刻的,只有有大作为的,才会给尊上庙号。
西汉十五个皇帝有庙号的,只有个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和汉中宗刘询,东汉的十四个皇帝有庙号的,更是只有三个。
汉世祖刘秀汉显宗刘庄和汉肃宗刘达这里先插一个,大家都比较容易弄错的事情,就是刘邦的庙号是太祖之所以会把他叫成汉高祖纯粹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笔误被将错就错叫了下来。
既然两汉的皇帝并不是谁都能有庙号,所以用谥号来称呼皇帝就成为了一种惯例,并一直延续到了隋朝。
比如汉武帝汉献帝魏文帝晋武帝隋文帝隋炀帝等等。
那为什么到了唐朝,大家又开始用庙号来称呼皇帝了呢?这个事儿的始作俑者是武则天,但是锅还得李治来背。
李渊死后,李世民给他上的谥号是武皇帝庙号是高祖,按照惯例,他应该被叫做唐武帝。
李世民死后,李治一开始给他上的嗜号,是文皇帝庙号太宗。
李世民按照惯例也应该被叫做唐文帝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李治即位,初期,皇权受到了长孙无忌和楚遂良等人的严重制约,而武则天则成为了他最坚实的盟友,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李武夫妻二人最终斗倒了长孙无忌夺回了朝政大权。因此,这个时期的李治对武则天可谓是信任至极言听计从武则天曾经向李治谏言认为,先帝李世民的嗜号文皇帝不足以表达他的丰功伟绩,更无法体现李治的孝信。
于是,李治就在上元元年给自己的父亲李世民假嗜号文武圣皇帝。
而这个时候成为了中国古代皇帝嗜号崩盘的开始,本来嗜好是盖棺定论,没想到定了之后还可以改。
于是,后世的皇帝们,就不断的给祖宗加戏码。林渊的嗜好,最终被加成了神窑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则成为了文武大圣大广小皇帝。
再后来的皇帝一般死后,直接就坠忆长串的谥号,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嗜号就长达二十七个字。
因此,从李治更改李世民的谥号开始谥号就贬值了,而且变得越来越长,于是再用谥号来称呼,皇帝也就不方便了。
所以唐朝以后的皇帝一般都改用庙号来称呼。那么为什么到了明清时期,大多数皇帝又变成了用年号来称呼呢?
在明清之前的皇帝经常更改年号,比如武则天在位十五年,居然用了十七个年号,年号频繁更换,用来称呼皇帝显然就不方便。
但是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以后,定下了一世议元的制度,也就是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而这项制度又被清朝淹袭,所以慢慢的人们就习惯用年号来称呼明清的大部分皇帝了。
因为一个年号对应着一位皇帝,而这个年号就被深深的打上了这个皇帝的烙印。
比如一说洪武大帝就知道是朱元璋一说乾隆皇帝就知道是弘历不过明清两朝一世议元也存在例外。
一个朝代,一个明朝的英宗朱祁镇有两个年号,在同堡之变,以前是正统夺门之变,复辟以后改为了天顺清目,宗载淳也有两个年号,对早肃顺等八名国民大臣所拟定的年号是齐祥,而慈禧在发动辛酉政变以后,将年号改为了同治,有一点还需要强调一下,不管是用谥号还是庙号,都只能在皇帝死后才能这样称呼。
影视剧中那些皇帝活着就被人称呼谥号或者庙号的情况,纯粹是导演和编剧无知和滑稽的表现。
不过用年号的话就没有这个禁忌了,活着也可以,死后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