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2024 年 9 月 20 日

大明十六帝为何叫做十三陵_大明祖陵到底是朱元璋的孝陵还是朱棣的长陵

都知道大明十六帝那为何只有十三陵呢?因为明太祖朱元璋葬于南京的孝陵建文帝朱允文下落不明,没有陵墓。
大明第七位皇帝朱祁玉死后,英宗朱祁镇将他修建的陵墓捣毁,然后降阁将他以王爷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
所以大明十六帝中,朱元璋和朱祁玉葬在别处,朱允文没有陵墓,而其余十三位皇帝全都葬在了天寿山天寿山区域的这十三座陵墓就被称为明朝十三陵,明朝十三陵,以此是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朱瞻适的宪陵玄宗朱瞻基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玉陵宪宗朱见慎的茂陵孝宗朱由成的德陵武宗朱厚召的康陵世宗朱厚颂的永陵世朱厚璋的康陵穆宗朱厚召的定陵武宗朱长禄的庆陵武宗朱由璋的德陵和义宗朱由检的私陵朱棣修建长陵的时候,大明都城还在南京,太宗朱孝陵也在南京。
那么他为什么要跑到北京去给自己修建陵墓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虽然知道永乐十九年,朱棣才正式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但是他从登基开始,迁都的想法和决心就已经十分坚定了,所以他才会决定在北京修建陵墓永乐五年,朱棣的皇后徐氏病逝。
不久,朱棣就命礼部尚书赵弘带领江西的风水术士廖俊卿等人前往北京寻找吉壤,用以修建陵墓赵洪和廖俊卿等人用了足足两年的时间,将北京以及周边地域细细的勘察了一遍,最终选出了四处吉壤,让朱棣定夺第一处吉壤在口外的涂家营。
然而,朱棣认为,大明皇帝姓朱朱和朱同一朱家进涂家,岂不是朱棣要被宰杀吗?
这个地名太不吉利,显然不能使用。第二处吉壤在昌平西南的阳山脚下,一开始朱棣觉得这个位置还不错。
然而,当他得知阳山后面有个村庄名叫狼儿峪以后,就把这处吉壤也给否决了。
因而如果朱的旁边有狼也是很危险的。第三署机长在京西的晏家台,可是晏家与晏家协音地名也不吉利,于是也不能用。
第四处吉壤在京西潭柘寺,尽管这里没有什么触犯忌讳的地方,但谈这次地盘太过狭窄,最终也没有被选中。
永乐七年,朱棣亲自前往北京勘察以后,对黄土山这个地方十分满意。
黄土山属于燕山余脉,是一处天然形似宫殿的山区东西北三面群峰环抱,中间形成了一片小盆地,南面却开敞无阻,直通北平平原。
黄土山东西有两座小山,相对西边的叫蟒山,东边的叫虎玉山,如同一龙一虎共卫左右。
朱棣找来廖军卿,让他仔细勘察了黄土山的风水。廖军卿最终得出结论,黄土山是一处天门山拱镇源地护水流泄球的绝佳风水宝地。
朱棣大喜之下,当即决定就在此地建造陵墓陵区虽然选定不过朱棣却仍然觉得有不如意的地方,那就是黄土山这个名字实在太土,于是群臣与术士们纷纷献名,但却没有一个名字让朱棣感觉十分满意。
当年五月初,二是朱棣四十九岁的生日群臣前来祝寿祈呼万岁。
朱棣在群臣的一片祝祷声中,突然灵光一现,想出天寿两个字来。
于是,开口对群神们说道,黄土山应名为天寿山永乐七年。
六月二十日,长陵在天寿山破土动工到永乐十一年二月,长陵终于建造完成,朱棣立刻将一直停留在南京的徐皇后子宫葬入长陵,徐皇后,也就此成为了明朝十三陵中安葬的第一人永乐。
二十二年,朱棣在第五次秦征漠北的归途中驾崩,于于木川之后,也埋入了长陵与徐皇后合葬在一起。
由于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都将陵墓建在了天寿山,所以很多人都误认为长陵就是十三陵的祖陵。
但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从招募制度来看的话,明朝十三陵还是尧尊远在南京的明孝陵,为祖陵的招募制度是周礼中的规定。
所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是一庙,而庶人无庙招募制度。
说白了,就是古人在祭祖时摆放牌位的次序招募制度的规矩是这样的,始祖在中间左边为庙,右边为墓,左边的昭,就是儿子,右边的木,就是孙子,再往后就依照祖孙同位父子相传左右左右,朝朝暮暮这样一直拍下去。
朱元璋的孝陵在建立之初,就是作为祖陵的存在。不过,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先于朱元璋去世了。
作为自己培养了二十多年的最理想的接班人,朱元璋在极度悲伤之下,于孝陵的东边,也就是招的位置上建造陵墓,安葬了太子朱标,朱棣葬入长陵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就面临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到底是尊长陵为祖陵呢?
还是尊孝陵为祖陵?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朱高炽把自己的孝陵放在了长陵的右边,就是穆的位置。
这样一来,就等于尧尊孝陵为祖陵,把长陵放在了孝陵招的位置上。
十年以后,玄宗朱瞻基的景陵又建在了长陵的东边,也就是招的位置。
后来,英宗的孝陵建在了孝陵的西边。至此,十三陵和孝陵之间形成的以孝陵为祖陵的招募体系就一目了然了。
虽然后来宪宗朱建深把茂陵建在了英宗朱祁镇的玉陵以西将招募制度给打乱了。
但是,即便如此,无论是从太祖朱元璋的地位来说,还是仁宗朱高炽遵循的招募制度体系而言,孝陵都是当之无愧的大明祖陵。